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拓展国际合作维度,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于2024年6月28日至7月7日,组织2024级本科生第六组共38名学生,在毕杨、胡雪鹰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赴日本开展了为期10天的以“科技赋能、产学融合”为主题的海外短期IT研修项目。本次研修旨在提升学生的全球竞争力、拓宽国际视野,并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积累宝贵经验。 本次研修行程紧凑而充实,学生们深度探访了立命馆大学朱雀、大阪、衣笠及草津校区,不仅体验了全日文授课的独特氛围,更深入实验室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直观感受日本高校的教学模式与科研环境。名古屋丰田产业纪念馆的参观成为一堂生动的技术演进史课,学生们通过丰富的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深刻理解了精益制造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力量。在大阪历史博物馆与东京国立博物馆,学生们从历史长河中探寻科技发展的脉络,理解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共生关系。东京未来科技馆的前沿科技互动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等尖端领域的兴趣与想象。 通过为期10天的沉浸式学习与体验,学生们在多个维度实现了显著提升。学术视野的广度与深度:接触国际前沿的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对比中日教育模式,思考自身专业的全球定位;全球IT产业格局认知:实地考察世界级企业,理解日本IT产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形成更立体的全球产业观;跨文化理解与适应能力:在真实的跨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有效提升了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及文化包容性;专业方向再定位与热情激发:亲身体验对比,使学生们对自身专业方向在全球坐标系中的价值与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点燃了对前沿技术探索的热情,并开始深入思考未来的国际职业发展路径。 毕杨作为一线日语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安全纪律管理、学习交流以及对外宣传等工作。对软国学生相当熟悉,便于带队管理,在处理突发情况时进行了及时准确的沟通。与学生一起上日语课,就日语教学工作与日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日本购买和查阅的书籍资料将有效的利用于教学科研当中。鲜活生动的教学实践为教师的自身成长和团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借助语言优势,在对外宣传中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胡雪鹰作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负责人,此行职责是负责学生团队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在日期间重点调研学习了日本大学校园安全管理和中日高校文化交流工作。通过对日本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研究比较,开拓了校园安全管理国际视野,也为做好我校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宝贵借鉴和参考。 本次赴日短期IT研修项目的实施,为38名24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国际化学习与成长平台,使其在学术、视野和综合能力上实现了飞跃,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注入了新动能。项目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学生反馈的宝贵信息,都将为学院持续优化海外实践课程设计、深化与国际知名院校及企业的全方位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实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