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外语榜样
外语榜样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语榜样 >> 外语榜样 >> 正文
返回首页

榜样力量 | 大工外语本科生杨博然成功发表C刊论文!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3 点击量:

学习文科的本科生能发表C刊论文吗?YES!在大工外语,本科生也能发C刊!他是杨博然!今年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外语教学》(2024)复合影响因子:2.955)上发表《行间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杨博然不断奋进的故事。


杨博然,外国语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曾获校优秀团干部称号,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等6个单项奖学金,目前已推免至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导师为外国语学院陈宏俊教授

一、 源起:扎根外语,从热爱到坚持的守望

    1. 作为保送生选择大工的原因?

高中时,我就对语言和心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成了我保送择校的目标之一。报考时,我们学校作为全国首批“985”工程、“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且我们学院有语言和心理结合的方向,因此,大工成为了我保送的最佳选择,并最终如愿来到了大工。

    2. 选择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的契机?

入学后,逐渐了解到学院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后,我在选择本科生导师时联系了陈宏俊教授,开启了自己在学术上的旅程。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三年多来热情不减,并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陈宏俊教授课题组以隐喻研究为主,目前聚焦于隐喻能力与二语学习以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组内也同时有翻译认知哲学,国际汉语教育等研究方向的学生,不同方向的学生在一起,会让人学到不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内容,更会带来思维方式上的培养与成长。

    3. 推免保研仍然留在大工外语的原因?

学校和学院有着浓厚的科研学习氛围,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让我在本科阶段就能尽早的接触科研。与此同时,陈宏俊教授和其他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暖心帮助,让我受益良多,更让我坚定了学术的道路,我也认为本科和研究生在一个学校一个老师的指导下,更能保证学术研究的连贯性,并且在心理和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方面,学院的相关设备完善,学院老师学术经验丰富,对于研究生想要攻读相关方向的学生,本校无疑是首选。这些原因共同促成我想要在本校继续攻读的想法。


二、 筑基:厚积薄发,从困境到突破的蜕变

    1. 在进行学术研究中曾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作为本科生,大一刚跟随老师学习时,我首先遇到的困难便是文献阅读。为补足专业知识,我利用空闲时间,从导师推荐的专著,到网上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章,广泛涉猎,增长相关知识。之后从选题的提出,到实验的设计,从仪器的使用,到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我不断的阅读文献,汲取灵感,学习技术,一次次的推翻、试错,最终导向最后的成果。

    2. 如何平衡高强度学术研究与学生工作的,学术研究对日常学习有什么借鉴作用?

大二大三时,日常的学习、学生工作与实验三者占据了我在学校生活的全部。而对于我来说,三者也是互为调味剂。学生工作让我从学术的思维中得以歇息并转换思路;学习与学术研究让我得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提前接触到的学术研究也可以让我提前积累知识和经验,得以运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中。


三、功成:知行合一,从探索到成就的飞跃

    1.发表 C刊文章有怎样的心得体会?

我认为,对于研究选题,需要着眼于日常生活中小点,可能就会发现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学校和学院有着多种多样支持本科生接触科研的渠道:攀登杯、大创项目等都是很好的入门方式,让我们得以系统深入的了解科研,为未来打下基础。敢于尝试、勇于表达、勤于沟通、耐住寂寞,作为文科生,我深知“外语+的重要性,因此我积极学习各种知识,包括数据分析、统计,编程等,这样的心态和技能都会帮助走得更远。

    2.对有志于进行学术研究的学弟学妹有何建议?

学术研究中,兴趣是重要因素之一,它在任何时候都会成为强大的内驱力。坚定冷静地面对一切过程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不懈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最后如果想进行学术研究,早开始早接触早准备可以帮助你积累的更多,能力提升的更多。而我们本校本学院就可以为你提供各种支持,让你有更好的科研体验。

在学术研究之外,杨博然同学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和科研创新活动,曾任外国语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2021级级队长,负责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优秀结项,参加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本科生创新论坛获三等奖,获批校优秀本科生基础研究项目立项。杨博然同学以语言为桥,架起跨文化理解的学术之路。

在外语,你能站上国际交流的舞台,可以体验丰富的科研盛会,可以抓住难得一见的机遇!

欢迎大家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外语,展风采!


下一条:出彩外语人,来了!